時間:2023-02-17 12:36:47 | 瀏覽:135
解讀百家姓鮑姓。整理鮑姓宗祠楹聯(lián)大全,“湖湘良吏,東海閥閱”等等。鮑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2位。它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九位,人口約有八十二萬四千余。
四言
湖湘良吏;
東海閥閱。
——佚名撰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明代景泰舉人鮑德,舒城人。知華容縣,興學業(yè)勸農,懲奸理冤,治稱“湘湖第一”。下聯(lián)典指鮑姓望族出自東海等郡。
東海世澤;
太守家聲。
——佚名撰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全聯(lián)典指晉·鮑靚,為官東海太守。
才名孤雁;
節(jié)舉孝廉。
——佚名撰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宋代河南法掾鮑當,向郡守薛映獻《孤雁》詩云:“天寒稻梁少,萬里孤雁進;不惜充軍庖,為帶邊城信?!庇炒筚澷p。時人目之為“鮑孤雁”。下聯(lián)典指東漢孝子鮑昂,字叔雅,有孝義節(jié)行。連征不至,舉孝廉。卒于家。
參軍俊逸;
司隸端方。
——佚名撰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全聯(lián)典指南朝宋·文學家鮑照,字明遠,東海人,出身貧寒,曾任秣陵令、中書舍人等職,后為臨海王劉子頊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劉子頊起兵失敗,他也被亂兵殺死。其詩表現(xiàn)了對當時土族專權的政治現(xiàn)狀的不滿,長于樂府,尤其擅長七言行歌,風格俊逸,對唐代詩人李白、岑參等多有影響;也擅長賦及駢文。有《鮑參軍集》。
令暉賦茗;
少君挽車。
——佚名撰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南朝宋·鮑照之妹,字令暉,有文才,著有《香茗集》。下聯(lián)典指西漢·鮑宣,甘守清貧,與妻桓少君,共挽鹿車歸鄉(xiāng)里。
五言
豐歲歌神父;
厚誼重叔牙。
——佚名撰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東漢人鮑德,西漢鮑宣的曾孫,任南陽太守時,很多地方都受了災,只有南陽大豐收,吏民稱他為“神父”。因當?shù)乜W荒廢,他又建起校舍,行禮奏樂,宴請讀書人,很受百姓歡迎。后官大司農。下聯(lián)典指春秋時齊國大夫鮑叔牙,與管仲相知最深。因齊國內亂,隨公子小白出奔呂國,管仲則隨公子糾出奔魯國,在爭奪君位中,小白得勝即位,是為桓公?;腹蚊麨樵讜r,他推薦了管仲,后來齊國經(jīng)管仲改革,日漸富強,使桓公成為春秋第一霸主。管仲曾說:“生我的是父母,最了解我的是鮑子。”
神明平冤獄;
校尉懲權豪。
——佚名撰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明代監(jiān)察御史鮑忠,字克禮,鄞人。巡按廣東,平反連州冤獄七十二人,人稱“神明”。下聯(lián)典指東漢司隸校尉鮑永,字君長,累以功封關內侯,為司隸校尉,以事劾趙王良、朝廷肅然。后為東海相。
詩韻如松竹;
畫法傳白陽。
——佚名撰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南朝宋詩人鮑照,擅長言詩,如七絕、七律等。他的詩作氣韻如松竹。下聯(lián)典指清代女畫家鮑詩。字令暉,平湖人。適秀水張氏,能詩善畫,說者謂其姊妹四人皆知書善畫。專學花卉,傳白陽法。
六言
少君挽車垂譽;
令暉賦茗見才。
——佚名撰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西漢·鮑宣之妻桓少君。下聯(lián)典指南朝宋·鮑照之妹。
七言
法正風規(guī)漢太尉;
詩才俊逸鮑參軍。
——佚名撰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漢代太尉鮑煜。下聯(lián)典指南朝宋詩人鮑煦有《鮑參軍集》。
遠瞻城池山色里;
俯聆弦管水聲中。
——鮑君徽撰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此聯(lián)為唐代女詩人鮑君徽《東亭茶宴》詩句聯(lián)。鮑君徽,字文姬?!度圃姟分袖浧湓娝氖?。
十一言
春礿秋嘗,遵萬古圣賢禮樂;
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
——鮑君徽撰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此聯(lián)為安徽省廬江縣鮑家大院鮑氏宗祠聯(lián)。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一】【魚部】鮑
饐魚也。從魚包聲。薄巧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饐魚也。饐,飯傷濕也。故鹽魚濕者為饐魚。周禮籩人有鮑。注云。鮑者,於室中乾之。出於江淮。師古注漢書曰。鮑,今之魚也。鄭以為於煏室乾之。非也。秦始皇載鮑亂臭,則是魚耳。而煏室乾者,本不臭也。於業(yè)反。按玉篇作裛魚。皆當作浥耳。浥,濕也。釋名曰。鮑,腐也。埋藏淹使腐臭也。從魚。包聲。薄巧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