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7 12:40:48 | 瀏覽:141
解讀百家姓許姓。天下許氏子弟的血緣感情紐帶,許氏宗祠坐落在哪呢?請看下文詳解。許姓,中華姓氏,2007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人口約八百九十八萬四千余,占中國人口總數(shù)的0。56% 左右。
在肥東縣眾興鄉(xiāng)漕坊村,有一棟青磚灰瓦的老房子,房子雖然老舊,但其中精美的木雕等物品讓人贊嘆不絕。據(jù)肥東縣文物管理所彭余江所長介紹,這共有七開間的古祠堂是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發(fā)現(xiàn)的,經(jīng)考證,這座規(guī)模宏大的名為“報恩祠”竟然是李鴻章幾兄弟為許家所建。
李鴻章的八世祖許光照,字銀溪,又字迎溪,與同莊的李心莊既是姻親,又是好友。心莊無子,請求收養(yǎng)迎溪次子稹所為嗣,迎溪慨然允諾,稹所遂改襲李姓。李鴻章的七世祖許稹所過繼給李家后,因避清帝世宗(雍正,名胤禎)遂改名李慎所。他侍奉李心莊夫婦至孝,生有四子。以后,李氏家族人丁興旺,支派增多,成為肥東世家巨族。因是許氏過繼,所以李氏有“李許本一家,百世不通婚”的祖規(guī)。清代晚期,官至大學(xué)士的李鴻章為了報答許家的恩情特地回老家修建了這座“報恩祠”,后來也一直被許氏族人作為“許氏宗祠”。
彭所長說,在以前,“報恩祠”的寢堂正中還高掛著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及曾國藩等人御賜、題寫的匾額。正中是“慶祝永昌”,兩邊分別是“木本水源”、“升平人瑞”等。四十多歲的李鴻章還親自回來祭過祖。
清代對于修建祠堂規(guī)格有嚴格規(guī)定,一般都是三開間或五開間,總督和尚書才有資格修建七開間,九開間的只有封了王的才可以修建。所以,這座七開間古祠堂也是合肥目前規(guī)格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