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7 12:31:21 | 瀏覽:411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可不只是一句俗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更是一次次驗證這個事實。許多中國姓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也漸漸有了其它的意思。
那么,本期來看看奇葩且罕見的那些中國姓氏。
第一個很無語的姓非“茍”莫屬,這個姓也很高貴,是出自姬姓、姚姓的姓氏。其實,這個姓氏在春秋戰(zhàn)國就有之,據(jù)2006年統(tǒng)計:全國茍姓人口現(xiàn)約有33萬。為什么說這個姓能排在第一位呢,實在是這個姓氏太容易讀錯了,大家都習(xí)慣性讀成“狗”字,從小時候是小茍,老了變成了老茍。
那么,這問題就來了,姓茍的人當(dāng)了工人伙計什么的,同事不好用老茍來稱呼?這樣的話,人家肯定不高興了。經(jīng)常有個人遞過來一張名片,一看是茍某某老板,第一反應(yīng)是想直接喊他名字,但是,立馬就發(fā)現(xiàn)這個姓太難聽了。第一次看到姓茍的,我不確定它是不是念狗,萬一這個字是個多音字呢,那豈不是很尷尬了。為了不犯錯誤,我就沒有直接喊他的姓名,以免留下不好的印象。
后來查閱了資料發(fā)現(xiàn),這個字原來在姓氏里面應(yīng)該是“敬”。我知道古代有時候為了避皇帝的諱,會故意改了字表示對皇帝的尊崇。上網(wǎng)查了一下,居然搜到很多關(guān)于茍姓人士要求改姓的信息,所以,很多人已經(jīng)開始用敬來代替茍了,還有人表示因為這個姓從小被人嘲笑,導(dǎo)致性格上的壓抑,這也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啊。
其實,這樣因為讀音實在不雅改姓的事情早已有之,南部縣升水鎮(zhèn)洛陽村的一條公路旁的石窟內(nèi),近年來被縣文物部門發(fā)現(xiàn)一塊青石碑刻——更姓碑記。這塊看似很普通的石碑里面卻記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說是一位茍姓先人茍化蘭考中進(jìn)士,被錄入翰林院,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呀,但是,這個姓氏實在不雅。當(dāng)乾隆在殿試的時候就問他:你叫什么呀,這位考生隨即回答:我叫茍化蘭,當(dāng)時乾隆皇帝就郁悶了半天,隨后,乾隆就親筆將其名字“茍化蘭”改為“敬化蘭”。于是,有了皇帝親筆那比什么都來的榮耀,不久,此地茍姓也就一律改為敬姓,這也算是一種家族榮譽(yù)吧。
然后就是“睪”這個姓,這個姓太罕見了,而且不太好查找它的源頭,有說,這個姓氏起源于皋陶,《列女傳》中有“睪子五歲而贊禹言”,《姓觿》中則稱睪子既是皋陶,概因古皋睪相通,故皋陶之后有姓睪者。這個姓主要的問題就是太難聽了,容易讓人浮想聯(lián)翩。
你想啊,如果人家問:你姓什么啊大哥?你總不能說我是睪丸的睪吧。實際上,睪字的本字為皋。這個字是指會向先人進(jìn)獻(xiàn)新產(chǎn)的糧食,希望神仙保佑,這其實指的是在郊外野地里舉行的一種祭祀的活動。并不是像我們所想的那樣,是人體的某一部位。古代有個名人就叫睪子,據(jù)說睪子就是皋陶氏,這個人是與堯、舜、禹齊名的“上古四圣”之一。所以,別看別人的姓這么難聽,說不定人家是哪個名人的后代都說不準(zhǔn)呢。
第三,畜這個姓,《姓考》中說:古代有畜國,周時為邢侯邑,后來又歸入晉國的領(lǐng)地。《左傳》中記載,楚雍子逃到晉國,晉侯將畜地賜封給他,楚雍子的后代便以畜為姓,漢朝時有畜客,現(xiàn)江蘇金湖有畜姓。
這個字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畜生,很多小孩從小就喜歡被人取小名,姓“畜”的小孩往往就占不到優(yōu)勢了。我有個朋友的小孩就姓這個,從小就被人喊小畜生,他的爸媽也很無奈的,后來就去派出所改了姓。其實這個姓來源于一個楚國的貴族,他的封地是在畜這個地方,所以,他的后代就姓畜了。所以說,很多姓別看它好像很難聽,其實都是貴族的后代,都有它的歷史和故事呢。
第四個,姓貴,這個姓最尷尬。我有個朋友就姓貴,新認(rèn)識的朋友問他:“先生貴姓?”他經(jīng)?;卮穑骸懊赓F姓貴?!蹦憧矗獾舻摹百F”,而后又姓“貴”,這就是他的姓。他不先免掉“貴”顯得不謙虛,不恭敬;可他實實在在姓貴,怎么能把自己的祖姓輕飄飄勾了呢。
古言常道:生不改名,死不改姓,可按中國的語言習(xí)慣只好先免后任了。貴姓有多種起源,其一為源于姬姓,出自顓頊帝的玄孫陸終之后,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還有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八天官之第六,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的說法等。貴氏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八百零八位,以常山、東陽為郡望。
第五個,“雞”姓,這個姓的人很少,據(jù)史料記載,只有一個姓雞的人在地方上當(dāng)官。其實,據(jù)說雞姓老祖宗是山東人氏,古時候逃避戰(zhàn)亂才跑到東興一帶,為了不讓戰(zhàn)爭時結(jié)下的仇家找到,便在“奚”的右邊加個“鳥”字變成“奚鳥”。之后,國家推行簡體字以后,不管是“奚隹”還是“奚鳥”,最終都簡化成“雞”字了。但是,到底雞姓由來是怎么樣的,目前還沒有權(quán)威考據(jù),大多數(shù)的雞姓人都認(rèn)同雞姓是由“奚”姓演化而來的,“奚”姓才是老祖宗的姓氏。
在過去的話,“雞”是對婦女的一種稱呼,“雞”這個姓氏更是非常難聽,因為,古代人們對年邁的婦女稱之為“婆”,古代有王婆什么的,還有以前把紅娘稱為媒婆,可是如果你姓“雞”的話,那么,就只能被人叫做雞婆!
到了現(xiàn)代社會的話,“雞”這個姓氏更是越來越難聽,很多人都改了姓,比如希啊奚啊這些讀音差不都的字,主要是如果你姓雞的話,會被別人嘲笑一番。打個比方吧,雞姓朋友到外地打工,往往因為姓“雞”而被人取笑,被人喊雞公雞婆啊什么的,小孩子在學(xué)校里也會被別人嘲笑,還沒有很好的辦法來反擊。
因此的話,很多人家家里,會出現(xiàn)兩個姓的現(xiàn)象,比如爸爸姓雞,兒子姓奚的情況。有的孩子考上了大學(xué)或者出去當(dāng)兵,沒有辦法,怕別人嘲笑,就改姓了,但是,他們的其他兄弟姐妹還是姓雞。并且,雞姓同時為佛山四大“土著”姓氏之一,周代官名為雞人,其后代因以為氏。明代有雞鳴時,為陜西苑馬寺監(jiān)正。歷史上西夏青唐族姓氏。另有復(fù)姓雞彌沒,《北宋》載為倭王妻。據(jù)有關(guān)資料提及上海現(xiàn)在還有雞姓,確否不難證實。
還有一些難聽的姓氏,比如鹽、肥、搞、史、宰父、毒等,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說有姓輸?shù)?,我滴個神啊,真是慘啊,做什么都輸,真是輸在了起跑線上了。不過再說了,漢字也就那么多,而漢字演變過程中它的意思其實也是在變化,說不定這個姓放到以后,就是個很好聽的姓也說不定。其實,姓也就是個象征而已,如果你夠優(yōu)秀,夠成功,還怕別人嘲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