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7 12:32:45 | 瀏覽:133
解讀百家姓林姓。林則徐墓簡述,建筑特點以及碑文介紹。林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數(shù)民族改姓等。天下林氏,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3000多年前的愛國忠臣比干。
林姓文化之林則徐墓
林則徐墓在福州市省軍區(qū)內(nèi),交馬鞍村金獅山麓,坐北向南偏東南,面對五鳳山。平面呈如意形,其墓為三合土夯筑,五層墓埕,面寬14.6米,縱深37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后護坡正中飾一圓形的“壽”字,直徑0.82米。封土前豎立一塊高1.08米、寬2.55米、厚0.16為的墓碑,一是御賜祭文,一是御賜碑文。正中的供案桌上立長方形石碑牌,上鐫楷書56字,寫法屬傳統(tǒng)形式,讀時先中行,繼右行,隨之左行,再回讀右而后左,余此類推。
1988年國務院公布林則徐墓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碑文
碑牌上所列官銜都是林則徐的,按當時“父以子貴”的規(guī)例,做父親的死后也可以享用。供案左右的轉角柱上鐫有對聯(lián):“百丈松楸馴鹿土,千秋佳節(jié)臥牛眠。”碑面陰刻:“皇清誥封資政大夫、兩淮鹽政、前江蘇按察使晹谷林公、配陳夫人,男少穆公、婦鄭夫人,出繼男雨人公、婦李孺人壽域。道光丙戌年仲夏吉旦立?!笨瑫?,直下11行(讀序自中、左、右),字徑12厘米。
碑文中的“晹谷林公”為林則徐父林賓日(1749~1827年);“陳夫人”為林則徐母陳帙(1759~1824年);“少穆公”即林則徐,“鄭夫人”為林則徐妻鄭淑卿(1789~1847年);“雨人公”為林則徐弟林霈霖,“李孺人”為霈霖妻李氏。此墓系清道光六年(1826年),林則徐因母喪守制,為其父母營造的,林則徐逝世后附葬于此。
建筑特點
墓碑兩側墓柱亦為三合土質,上刻:“百丈松楸馴鹿土,千秋圭節(jié)臥牛眠?!狈馔燎皟蓚鹊哪蛊羚澘蹋骸帮L清華表翔元鶴,云護佳城闔玉魚”。第一層墓埕兩旁雄踞一對獅子,三合土塑,雄戲球,雌攜子。兩側豎立一對青石碑,左為《御賜祭文》,右為《御賜碑文》,高2.6米,寬1.10米。第二層墓埕正中立一堵三合土橫屏,上刻:“五鳳來翔”楷書,字高0.59米,寬0.46米。
林則徐墓為咸豐元年(1851)朝廷派官致祭時所立。196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重修,并列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又擴展墓園,前砌護坡,后植松竹。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目前林則徐墓實行封閉式保護,暫不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