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百家姓蔣姓,見證蔣氏家族輝煌的蔣氏故居坐落在哪里?1930年,蔣介石榮歸故里,先大興土木擴(kuò)建了自家故居豐鎬房,后又不忘列祖列宗,撥出大筆資金在老祠堂基礎(chǔ)上翻修、擴(kuò)建了一座新祠堂,面積超過他的故居豐鎬房,且氣勢宏偉、壯觀,相當(dāng)有氣派。
蔣氏故居,即蔣介石前后幾輩的故居。平日蔣氏家族就于此地生活,工作,娛樂等。位于奉化市溪口境內(nèi),1996年11月國務(wù)院公布其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并且如今被列為AAAAA級旅游景點。列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因是蔣家的私庵,因蔣氏祖宗摩訶太公是個佛徒,所以這個私庵稱為“摩訶殿”。
蔣氏故居系群體建筑,它包括豐鎬房、小洋房、玉泰鹽鋪。其中豐鎬房在溪口中街,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積共1850平方米,大門、素居、報本堂、獨立小樓系原有,為清代建筑,其余都系蔣氏1929年擴(kuò)建。小洋房為三間二層樓房,西式,前臨剡溪,后依武山, 占地240平方米,建筑面積共310平方米,建于1930年。玉泰鹽鋪位于溪口中街篾匠弄口,乃蔣介石出生之地,前后兩進(jìn),前進(jìn)三間一弄樓房,后進(jìn)為平房,占地716平方米,建筑面積600平方米,清末以來,鹽鋪曾兩次失火,房屋系1946年所建。蔣介石即出生在這里,現(xiàn)存建筑系1946年所建;小洋房為西式兩層樓房,臨剡溪、倚武山,1930年建,蔣經(jīng)國留蘇回奉,偕妻方良、子孝文居此。
建筑布局為傳統(tǒng)的前廳后堂,兩廂四堂格局。樓軒相接,廊廡回環(huán),墨柱赭壁,富麗堂皇。前廳及左右還有三個花園。廳堂廊廡內(nèi)布滿雕刻彩畫。報本堂有蔣介石親書的“報本尊親是謂道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順孫”對聯(lián)和“寓理帥氣”匾額。為私祝其子蔣經(jīng)國40生辰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