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百家姓沈姓,發(fā)源地始于浙江的沈姓族譜的歷史典故。據(jù)調(diào)查顯示至2007年,中國沈姓近600萬人,占中國總?cè)丝诘?。5%,排列第37位。
浙江七千年歷史,起源于余姚附近,余姚的沈家村,是沈氏子孫世代生活的地方。據(jù)《余姚地名志》載,明初,慈溪沈師橋沈氏遷此隱居,祖輩植柿樹數(shù)百,故名“柿林”,柿林沈氏宗譜,記錄這支沈姓從商周至今的宗族歷史,共七冊。
東漢時,遷入浙江,成為名門望族,直至隋代,沈姓名人基本都出自浙江。
唐朝,沈氏部分隨中原移民南下,遷入福建、廣東。
明代,沈氏主要集中地在浙江、江蘇兩省。
清初,沈氏陸續(xù)有人移居臺灣。
近代,閩、粵、臺沈氏不少人徙居海外,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和歐洲一些國家。
藻溪橋頭灣沈姓 始遷祖沈正樹(1869—1952),字孔樹,系沈世爵玄孫,沈必舉曾孫,沈廷意之孫,沈永松次子。于清光緒年間由云巖山前入遷來此定居。配范氏,生子二:夏釧、夏潤。
龍江江口沈姓 始遷祖沈夏堆(1860—1917),系沈正斗次子。于清光緒年間由云巖山前入遷來此定居。配梁氏,生子二:振成、振業(yè)。
南水頭象源內(nèi)沈姓 始遷祖沈存秋,乳名千秋,系沈聯(lián)芳三子。其先世原籍福建汀州府上杭縣黃坭塘,徙居梅州上井,轉(zhuǎn)遷漳州府(何地不詳)。傳至沈存秋,于明季時同父入遷浙江溫州府平陽縣北港,旋遷來此定居。配陳氏,生子一:森臣。繁衍成族,后裔分居黃檀五岱寮風門頭等地。
汝南沈氏浙江裔白湖世系(八韻世家,亦稱吳興世家)荷蔭堂沈氏宗族譜典,癸酉(1993年)十六世孫玉笙修,譜典分十八門:譜序、譜例、譜源、綸音譜、字派譜、世系譜、戶籍譜、名人譜、英杰譜、僑胞譜、烈士節(jié)婦譜、嚴父慈母譜、孝子賢媳譜、荷蔭堂記、住址分布概況、藝文譜、繼譜記、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