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1:40:09 | 瀏覽:996
百家姓中沒有“肖”這個姓氏,是漢族中比較少的姓氏。在大陸的肖姓絕大多數(shù)是“蕭”姓的后代。本期的中國姓氏就來解析下肖姓的起源,一起來看看。
肖姓出現(xiàn)的較晚,最早的人名見于漢代。蕭和肖都是漢族的姓,但并不同源。漢族中的蕭(xiāo)、肖(xiào)二姓,通過幾部有關(guān)人名的工具書就可以作出一番比較:
《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共收明、清兩代進士5.1624萬人,其中蕭姓進士245人,肖姓進士無一人。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共收辛亥革命前人名5.45萬人,其中蕭姓517人,肖姓無一人。
《中國近現(xiàn)代人物名號大辭典》,共收公元1840年至今的人物1.0112萬人,其中蕭姓52人,肖姓無一人。
由此可見,大約從明、清以來直到現(xiàn)在,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社會人士中,蕭姓人物占有相當(dāng)?shù)臄?shù)量,而肖姓則微乎其微,甚至舉不出一個具體的人名來。這種情況反映到詞典中便是從明代的《字匯》、清代的《康熙字典》,直到民國時期的《中華大字典》、《辭源》、《辭?!泛汀秶Z辭典》,它們在“蕭”字條下全都收列了“姓”的義項,而在“肖”字條下無一提及。
至于“肖”姓的起源,無從查考。網(wǎng)友炎黃傳人提供的一則資料很有價值。陳劍在《戰(zhàn)國金文兩篇》中提到,“‘(梁惠王)廿七年大梁司寇鼎’,刻銘一行20字:‘梁廿又七年,大梁司寇肖(趙)亡(無)智金寸(鑄),為量容半。下官?!鳛閲?、姓氏的‘趙’,在古文字材料中大多就寫作‘肖’(趙本從肖得聲。……)。”
另外,也有人猜測,部分“肖”氏是來自原本姓“蕭”,但后來因犯罪被貶姓的家族。這也很有可能。中國古代有褫奪原有姓氏,貶改他姓以懲罰罪人的作法,蕭氏自身就不乏這方面的例子。一個是南梁蕭紀(jì),他在與蕭繹爭位敗亡后,蕭繹以為他不配再用“蕭”這個高貴的姓氏,因此“賜姓饕餮氏”(《梁書》)。另一個是南齊蕭子響,因叛亂被殺,“賜為蛸氏”(《南齊書》)。
在現(xiàn)代人名中,除某些少數(shù)民族存在肖姓外,漢族已基本上只有蕭姓而沒有肖姓了。因此凡媒體及書稿中發(fā)現(xiàn)肖姓人名時,都必須查核其是否為蕭姓之誤。原姓確為“蕭”者,應(yīng)一律予以糾正,不能再以“肖”代“蕭”。文稿的作者自己必須搞清究竟姓“蕭”還是姓“肖”,不應(yīng)模棱兩可。
其實,“肖”在之前只有一個讀音:xiào(四聲)。在“肖”被越來越多的蕭姓人用作姓氏后,現(xiàn)代工具書只好被動跟進,《新華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等辭書在“肖”這個字后面加注了平聲xiāo,并釋義為姓;“蕭”俗做“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