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8 13:47:15 | 瀏覽:521
趙姓是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在全國分布較廣的姓氏。宋代編寫的《百家姓》將趙姓列為全國首姓。趙姓的血緣祖先是少皋金天氏,血緣始祖是伯益。
趙姓著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陽、金城、潁川、敦煌、酒泉、扶風、新安、平原等11個。堂號除與郡望同名外,主要有半部、琴鶴、孝思、萃渙、敬彝、創(chuàng)基等。“半部堂”典出北宋宰相趙普,趙普助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北宋政權。又演義“杯酒釋兵權”消減地方武裝,集權中央,鞏固了北宋政權。宋太祖十分贊賞他的能力和智慧,問:“你何以把國家治理得這么好?”趙普答:“我沒什么本事,只不過靠了半部《論語》罷了”。趙普過世后,家人在他的書箱中僅發(fā)現(xiàn)了趙普平時常讀的一部《論語》,沒有其他重要的書籍。
楹聯(lián) 重要的趙姓楹聯(lián)有以下五副:
日聯(lián)東夏;雪夢羅浮。
風高琴鶴;圖繪麒麟。
箕騎天上;絲繡平原。
冀州世澤;天水家聲。
發(fā)棹唱持楫請命;推針絕繡帛成圖。
家訓格言
趙氏的家訓首推南宋大臣趙鼎的《家訓筆錄》。趙鼎家教極嚴,他以宋懦司馬光《家范》作為訓導標準,重在提倡廉勤節(jié)儉,訓導子孫勤儉守業(yè),規(guī)劃居家生計之道。強調“凡在仕宦,以廉勤為本,人之才性,各有長短,固難勉強,唯廉勤二字,人人可至”。并認為廉勤是對己的準則,和順是待人接物的準則,“與人和則可以安身”,也就是遠離了禍端了。又認為節(jié)儉一事,是做人的最好德行。趙鼎所言30條,條條通俗,句句有理,深為后人所重視。
家譜 ?目前在上海圖書館中收藏趙姓族譜166部,全國其他單位和美、日等國的圖書館還收藏趙姓族譜44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