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7 12:32:02 | 瀏覽:2364
“姓氏者,標(biāo)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可以看出姓氏對于一個家族來說是傳承。中國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復(fù)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最近,中國百家姓的排名熱傳,引發(fā)很多人的關(guān)注,小編這邊收集了一些百家姓的前10名的姓氏,快來看看是否有您的姓氏。
1、李姓
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dá)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quán)。
先秦時期,李姓的活動由河南開始,到戰(zhàn)國末,李姓的活動地域已擴(kuò)大到山西、河北、陜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漢時期是李姓向各地遷移的重要階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甌時,李姓始入兩廣地區(qū)。李耳的后裔入甘肅,發(fā)展為隴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為趙郡李姓的名家。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時期,隴西李氏王朝傳19帝,歷時289年,李姓貴為國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親國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脹。唐朝初李姓開始大批進(jìn)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時,李姓進(jìn)入入臺灣。清朝及民國時期,李氏族人移居海外者更多。
李姓是中國第一大姓,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就地區(qū)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東南沿海諸省中,比例僅在4%左右。
2、王姓
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媯姓和少數(shù)民族改姓。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王姓在先秦、漢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qū)為主要的活動地區(qū),發(fā)展十分迅猛。隋朝時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遷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祖,史稱開閩王氏。明朝永樂年間,這支王姓開始進(jìn)入臺灣地區(qū)。
王姓是當(dāng)今中國第二大姓,分布非常廣,約占漢族人口的7.41%,人口眾多。
3、張姓
張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shù)民族改姓等。張揮為該姓始祖。歷史上,西漢時期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張耳的十七世孫張軌(255年-314年)建立前涼王朝。
張的本義是“使弓弦”,把弦繃在弓上,將要開弓,與“弛”相對。引申為開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義。張,也是星名,屬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狀似弓。張是擅長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圖騰,進(jìn)而成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張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shù)的6.83%。尤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為最多。
4、劉姓
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后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劉姓望出江蘇彭城。劉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fā)展繁衍。
劉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5.38%。北方地區(qū)的河北、內(nèi)蒙古、遼寧、京津地區(qū)中劉姓比率較高,約占該地區(qū)漢族人口的8%以上。
5、陳姓
陳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陽),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盛于潁川(今河南長葛),南開閩漳,遍及全球。在海外,五千萬的華人中,又有“陳林半天下”之稱。
陳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4.53%,南方地區(qū)多陳姓。在臺灣、廣東二省,陳姓約占本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nèi)第一大姓。
6、楊姓
“楊”是太陽的意思,由“木”和“易”組成?!澳尽敝阜錾#卜Q楊樹,生長在東方大海上的湯谷(在今連云港云合山),“易”是“日升湯谷”的形象描寫。以此為圖騰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楊氏族,由此產(chǎn)生了楊姓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
楊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3.08%,在全國分布極廣,尤以長江流域的省份多楊姓。隋朝國姓,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shù)民族改姓等。楊伯僑為得姓始祖。
7、趙姓
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其他趙姓皆出自外族的改姓。
趙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shù)的2.29%。《百家姓》排名第一,發(fā)祥地在今山西省。
8、黃姓
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shù)民族改姓等。吳回(祝融)之子陸終為得姓始祖。黃姓起源于中國北方,后遷至中原地區(qū)并建立黃國。黃國被楚國所滅后,部分族人開始南遷。兩宋之后,黃姓廣布到湖北、陜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
黃姓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2.23%。黃姓在要集中于長江以南地區(qū),廣東省的黃姓人口最多,約占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廣西、江西等省黃姓人口也比較多,以上五省的黃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56%。
9、周姓
當(dāng)代周姓的人口已達(dá)2500多萬,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2.03%。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江蘇、湖北四省,大約占周姓總?cè)丝诘?4%。湖南居住了周姓總?cè)丝诘?0%,為周姓第一大省。
周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2.12%。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對其他地區(qū)要高。源于姬姓,是黃帝的后裔,臺灣土著、瑤、東鄉(xiāng)、彝、布朗、白、蒙古、回、土家、保安、黎、壯、羌、朝鮮等民族均有此姓。
10、吳姓
吳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歷史,吳姓的第二個起源源自祝融氏吳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吳姓的第三個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歷史,吳姓的第四個起源是出自黃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太伯,被后世吳姓人稱為開氏始祖),吳姓第五個起源是清朝時滿族改姓而來。
吳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shù)的2.05%。江南各省吳姓均占省人口總數(shù)的2%以上,尤以福建為高,約占該省人口5%,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江南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