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7 12:30:45 | 瀏覽:152
要了解一個名族首先要先從分布區(qū)域了解,要從發(fā)展史開始切入。本期的中國姓氏就帶著你一起來見證維吾爾族誕生的點滴,相信看完下文你對維吾爾族會有新的認識。
“維吾爾”含有“團結”、“聯(lián)合”的意思。歷史上曾有“袁紇”、“韋紇”、“回紇”、“回鶻”、“畏兀兒”的音譯。
維吾爾族是西北和新疆地區(qū)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其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3世紀游牧貝加爾湖一帶的丁零。5世紀稱鐵勒。唐初稱“回紇”。貞元4年改稱“回鶻”。唐中葉,回鶻被黠戛斯擊潰,諸部離散。其中向西遷移的有西州回鶻和蔥嶺回鶻。以后這兩支回鶻與早就分布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游牧的突厥語各部,與居住在南疆地區(qū)操焉耆、龜茲、于田語的人,以及自西漢開始歷代移居來的漢族人,唐代時遷徒來的吐蕃人等長期相互溶合,逐步形成了一個新民族。后來,這個民族共同體里又增添了契丹人、蒙古人的成份。他們自稱“維吾爾”意思是“團結”、“聯(lián)合”。不久,回教取代了回鶻人原來信奉的薩滿教和佛教。共同的信仰,使這個民族共同體進一步鞏固下來。到十二世紀初維吾爾族基本上形成了。
語言: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使用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維吾爾文。
人口:維吾爾族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主體民族,人口882.35萬人(2003年),占新疆總人口的45.62%。
分布區(qū)域:新疆的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阿克蘇三地區(qū)。
生產方式:維吾爾人主要從事農業(yè),部分人從事商業(yè)、畜牧業(yè)和手工業(yè)。
飲食:維吾爾人以面粉、大米為主食,日常食品有馕、奶茶、薄皮包子等。
宗教:維吾爾族古代曾信仰過薩滿教、摩尼教、景教、襖教(拜火教)和佛教,從公元10世紀初起初步改信回教。
文化:維吾爾族有自己豐富的文化,如《突厥語詞典》、《福樂智慧》和大量的古代文獻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多姿多彩的歌舞和眾多的樂器,使維吾爾人成為能歌善舞的民族。維吾爾族的體育活動豐富多彩,有叼羊、達瓦孜、秋千、摔跤等。在民間還舉行一種包含歌舞、說唱、詩歌朗誦等項內容的麥西萊甫活動。
在維吾爾族的姓名中,前者為名,后者為姓。維吾爾族以前輩老人的名作為下一代的姓,依次相傳。準確一點的說維吾爾是沒有姓氏一說的,一般稱呼他們主要稱呼前面的名就可以了。維吾爾族男女姓名很容易區(qū)別,男性特別是年輕男子,名字后面都要加個“江”字,比如克里木,見面的時候就要叫克里木江,透著親切。維吾爾族女性的名字則透著柔媚,多以花為名,古麗(維吾爾語,花的意思)就成為維吾爾族女性名字后面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且,維吾爾族女性的名字非常上口,比如阿依古麗,阿依是月亮的意思,整個名字就是月亮花的意思。